贤王离京已数日,刘紫月从最开始的不习惯,到现在已经慢慢适应过来。开春了,封地与商铺事多,封地的农事也得尽快安排下去,再加现在军中之事与龙隐,暗卫等各处事宜,下边人拿不定主意的都要她处理,刘紫月每日都很忙。一早起来,用过早膳的刘紫月每日到后院议事厅理事。理完事后,用了些点心后,便入房处理公务。
王府在东华国各地产业不少。按照规矩王府产业每一处都要定期派专人盘查核对帐目,巡查产业。这日轮到王府前院帐房团核查闽泰钱庄帐目的日子。刘紫月特意抽着空档到前院帐房处巡看。
闽泰钱庄是贤王当年在先帝的扶持下创立的,虽然规模比不得先帝私库创办的天德钱庄,但是它在东华国的钱庄行业中,也算是排得上名号的大钱庄。闽泰钱庄在贤王府众商铺中的地位很大。尤其是近两年,闽地百废待兴,又偏逢连年的旱情,四处需要银子的时候,吸储能力强大的闽泰钱庄对于贤王府而言就显得更重要。
对于闽泰钱庄的帐目,每一次的盘查与核对刘紫月都格外的重视。王府外帐房内,刘紫月一到,众人齐跪行礼。
“免礼,开始吧。”刘紫月道。
一,二算,三记,三人一小组,九人为一大组,分查闽泰钱庄各地分铺帐册。刘紫月则亲自负责核算钱庄投产一项的营亏总帐以及抽检帐房们算好的部分分铺帐册。
幽州,西北接连大规模战事,四处边界小磨擦不断。**再加天灾,致使东华国物价飞涨,钱币贬值得厉害。为了应对高通涨,各大钱庄纷纷提高了存放汇,贴现,兑换等业务的抽取的水头钱。降低铜币,银币的储备,增持黄金等保值的贵金属。
刘紫月查了一圈的帐下来,帐目基本干净,不过有几处地方引起了她的注意。刘紫月让人将闽泰钱庄京城总号的徐掌柜唤来。
贤王府外院客厅,刘紫月隔着屏风与徐掌柜说话。为了避嫌,孙方二嬷嬷,青竹,青丝青衣,青藤等四大丫鬟随侍在旁。
“本妃问你,月前为何连番抽调大批银子?”刘紫月捧着茶碗喝茶道。
徐掌柜道:“回禀王妃,按在属下帐册上记载,有几笔用于放贷,有几笔被属下分别投到米市与生丝市场。”
刘紫月道:“本妃吩咐的这几笔的放贷手续底档,米与生丝的收购明细都带来了吗?”
“带来了。”徐掌柜应答,随手从袖中抽出三本浅灰底的册子,“册子上具体明细都有记载,放贷的票据手续夹在册子中。”
刘紫月点头:“青丝。”
青丝上前将册子拿过,快速翻了一下并放在鼻音嗅过后,方拿给屏风后的刘紫月。
“本妃留着慢慢看,你先回去。”刘紫月道,“时局不稳,闽泰钱庄以稳为主,不可冒进。”
徐掌柜垂首行礼,应诺告退。
徐掌柜退下,刘紫月看着手中的几本册子发着愣,半晌一动不动。孙嬷嬷上前提醒刘紫月道:“王妃,午膳时间到了,您看午膳摆在哪里?”
回过神来的刘紫月想了想到:“就摆在客厅隔间的小膳间,一会子膳后还得见客。”
没有外人,刘紫月喜欢与大家同用,于是便让大家将各自的份例都端来。主仆几人一起在小膳厅同用。
膳后,刘紫月半靠在圈椅上打了一小会子的盹,便有人通报,说是王府的大帐房陈敏先救求见。
“请陈先生进来。”刘紫月稍整衣襟,移步客厅。
刘紫月移步花厅。自刘紫月分管贤王府内外帐房以来,与陈敏先接触比较多。陈敏先钦佩刘紫月的看帐本事。刘紫月也看重陈敏先的稳重老成,办事周全,处事老道,因此私下里她尊称他为先生。
本由潇湘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