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 永安记 > 38.嫌疑人骊山旧事。

38.嫌疑人骊山旧事。(2 / 2)

寻了数月之久,有人等不及了,便不知何人想出了一个办法。

那些人将松油倒在山上树林里,点燃火把将松油和树林燃烧,又派人把手守在各个下山口,竟是要把那宫女和小皇子活活烧死。

大火烧了七天七夜,大山也变成黑山石,宫女和小皇子也没从里边逃出来,不知是被烧死了,还是先一步逃出。

但知情人都知晓,在各方势力的把手下,逃出是不可能的,那宫女和小皇子怕是凶多吉少。

那些人又陆续派人在那里扎营了数年,直到袁崇焕开始打压各方势力,不得已才撤退出骊山。

这事牵扯到当时的岐国皇室,又是大逆不道、诛连九族的事,即使岐国已没落,可到底传出去,日后若是登基当帝皇也不光彩。

也不知袁崇焕,和当今的庆和帝有没有涉入其中。只知道庆和帝登基后,对外声称骊山为不详之地;将骊山改为卧眠山,将铜锣镇和坞凌县规划到一起,过卧眠山,才到渝洲城。

这是庆和帝登基以来,第二次改名,所以很多人都将之视为禁忌,避而不谈,更不用说小老百姓了,所以朱琮他们不知情也很正常。

说完这事,魏斌拍拍方游,“这下你知道了吧?这件事还是我小时候,显祖考告诉我的,别人都不知晓。”

朱琮将魏斌的爪子从方游肩上拿开,“说话就说话,莫要揭游弟的油。不过说来也奇怪,曾堂长是外地人,怎么会知晓其中缘由?”

魏斌拿出一张帕子,擦了擦被朱琮碰过的手背,“曾堂长是从京城而来,通过各方小道消息,知道骊山也不足为奇。”

众人商量后,决定由曹骏、方游、方瑾、杨枫、朱琮、魏斌六人去骊山寻吕山长。

吕山长已到高龄,说个不好听的,这吕山长也不知是否还健在,他们所求之事,只能宜早不宜迟。

有了决定,他们打算明日便动身,今晚回去告诉家里人,收拾好包袱,约定明日卯时末,在这茶馆见。

方游和方瑾回到家里,跟方父说了此事,方父沉思一会,才开口:“瑾哥你就别去了,虽说现在书院出了事,可你也不能懒怠。你和游哥不同,过几年你还要考院试,在家好好读书,莫要辜负了你娘对你的期望。”

方瑾一向对方父的话是言听计从,虽然有些不甘,但还是听从,“是,爹,方瑾知晓。可听说那地有些凶险,游弟去,我也实在不放心……”

“莫要多说,此事我自有安排。”方父不容方瑾和方游拒绝,便起身回后院。

方瑾苦笑,“爹莫不是要同你们一起去?”

方游摇摇头,“随他怎样,反正我是要去的。瑾哥你在家静候消息,待我们凯旋,第一个就来告诉你。”

二日卯时初,方游便被六子叫醒。

吃完早饭,方府也迎来了一位客人,这客人便是那易郎中。

不知方父方父给了易郎中何好处,让易郎中陪同方游去骊山。

当然,除了易郎中,还有六子。六子是书童,也是贴身小厮,当然陪伴在方游左右。

三人来到那处茶馆,曹骏、杨枫,还有朱琮和杨枫朱琮的两名家仆,提着大包小包,站在那里等候。

还没到茶馆前,就听到曹骏在调侃杨枫和朱琮,“真是稀奇,我还是第一次瞧见,逾时溜号四人组的枫兄和琮兄,你们会不逾时。若是鲁夫子知晓,定会觉得天方夜谭。”

朱琮笑骂道,“你个马槽,这事能一样吗?这事关乎着关乎着命案,关乎着书院和铜锣镇的安危,我琮少能不放在心上吗?”

曹骏刚想说什么,就看到方游和他身边的男子,顿时奇怪,“游弟,这位是?”

方游将事情与众人说与,看了看四周,“那魏斌还没来?”

“游弟,你有所不知,那魏少比我们还……”朱琮顿了顿,觉得这样形容自己不太好,“咳咳,总之,估计还要晚一会才到。不如,我们先去吃点东西?我早饭还没吃呢,今天我请客!”

方游想了想,也同意。也不知这骊山跟他们从陈家村,来之前走的山路是不是一样坚险。

他是吃饱了,可曹骏和杨枫、朱琮还没吃,吃饱了才有力气走路。

众人一拍即合,到茶馆旁的饺子摊坐下,连六子和那杨枫、朱琮的两位小厮,也得了应允,在旁桌用饭。

吃了大约一柱香时辰,魏斌才姗姗来迟。

</li>

<li style="font-size: 12px; color: #009900;"><hr size="1" />作者有话要说:今个继续存稿……

昨天一连掉了十几收QAQ</li></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