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侄情(1 / 2)

燕都, 宿阳。----更新快,无防盗上dizhu.org---

秦王携着兵马走至城外, 他命人去守城将士处汇报, 然后静待城门开启。

他威望甚高, 又扶持了姬征登基, 朝野内外声威赫赫, 正是如日中天之时, 守城将士早就得到了皇上关于秦王的口谕,更是不敢怠慢,很快就开启了城门。

秦王携带的兵马是不能够进城的, 他只带着十余名随从亲卫进了宿阳。

他二十多岁便离开了宿阳,受封前往边境之地当了一名藩王,如今他已四十五岁, 二十多年来, 他踏入宿阳的次数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

若无皇上的诏令,藩王一辈子就只能固守封地, 不得归, 秦王在先皇后死时进过一次宿阳, 在太后死时进过一次宿阳, 因海边匪寇之乱进过一次宿阳, 每回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无法在此停留。

此时他再次回到了宿阳,看着街道景色, 竟与记忆中一般无二, 城墙还是那么个城墙,街道还是那么个街道,街边小贩的吆喝声带着熟悉的口音……

秦王骤然回乡,不由略感伤怀。

秦王身边随侍的人虽少,但个个气宇轩昂身材魁梧,众随侍皆是身着铠甲,手持利剑,身下战马步伐有力。他们一进城门,便有皇上指派的内侍和一小队皇宫禁军前来引路,请秦王即刻入宫。

“皇上许久不见王爷,便想着邀王爷入宫,一叙亲情。”内侍笑道,“近来乱得很,而三皇子又……难免人心动荡。王爷的兵马不可入城,皇上担忧王爷身边无人护卫,就专门指派了禁军前来护送。”

秦王眉头一皱,沉声问道:“宿阳城中很乱?三皇子余党还未清除干净吗?皇宫禁军人手是否够用?禁军守卫的可是皇上的安危,不可半点马虎!”

“皇上近日时常忧心,朝中的官员大部分都稳定了下来,但还有一大部分世家实在是……”内侍微妙地顿了顿,转而道,“还好王爷回来了,皇上可天天盼着您来呢,有王爷在,皇上多少可以放下一些心了。”

秦王眼中浮现忧虑。

姬征有才干有手腕是不假,他刚刚登基,急需立威,所以需要发落一批官员,但是发落谁、怎么发落,这些都需要计较一番。----更新快,无防盗上-------那些权势滔天的世家大族也不能说发落就发落了,朝中官员大部分都与这些世家大族有所联系,而官员罢免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姬征现在所面临的状况就是,发落的人少了,他就没办法清肃朝堂把控大权,可发落的人多了,他就会将世家大族得罪个遍,如今朝堂十分缺人手,官员更是不可轻易发落。

皇帝打算怎么处理,秦王观此前他送来的信件,心里已经有了大概的谱——姬征需要找一杆好用的枪,让这杆枪冲在前面,替他得罪人。

秦王本人就是一杆非常好用的枪,他积威已久,手握兵权,而且根基在封地,不在宿阳,由秦王来做这敢得罪人的枪简直再合适不过了,所以姬征急于召他进宿阳来主持大局。

为了尽快稳定朝堂局势,使姬征坐稳皇位,秦王不在乎自己被当成枪杆子。

政治就是这样的,不过互利互惠,姬征可以得到他想要的,而秦王也可以得到他想要的。

“三皇子他……情况如何?”秦王问,“回宿阳的路上我命军队快马加鞭,不便接收信件,对局势不甚了解,三皇子还未被抓到吗?”

“主事者是福康大公主,刑部上下皆被收买,守城大将邱溯做了接应之人……他们谋划十分周全,一出京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内侍低声道,“皇上十分震怒,刑部官员有大半人被诛了九族,福康公主府内的下人全部被推到城外斩首,邱将军一族……”他停住话头,不说了。

秦王眉头皱得愈深,“邱溯……我记得他是有将领之才的,若能历练几年又是一员大将……可惜却是跟他父亲一样,是个脑子拎不清的。邱家现在如何了?”

“皇上下令邱家众人凌迟处死,谁料邱家老太爷竟携着剩下的两个儿子和孙媳妇儿一道拔剑自刎了。整个邱家就剩下三个不满十岁的幼子幼女,都被发卖到了……烟柳之地。”内侍小心翼翼道。

“对了……皇宫太医柳氏,我查到他曾在襄阳城外劝阻我儿……”秦王慢慢道,“柳氏一族……”

内侍心里抖了抖,苦着脸答话道:“本该是要诛九族的……但那柳氏亲眷和邱家就像商量好似的,也都自尽了……”

死前还留了一张纸,上面写了力透纸背的几个大字,“柳氏只忠仁德之君”……这句话内侍没敢说给秦王听。

秦王得知此事后面色冷漠,对此不置一词。

众人骑着马,很快就到了皇宫。

姬征早已得到秦王回宿阳的消息,于是在紫阳殿内等候。

紫阳殿通常是皇宫内摆设宴席的场所,而姬征也早早备下酒席,等待秦王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