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果仅仅只用《琵琶行》和《长恨歌》来认识白居易,就太肤浅。白居易的生平经历复杂,思想成就都特别高,他所创作的诗歌种类也相当丰富。这其中,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讽喻诗中,最出名的篇章莫过于出现在课本上的《卖炭翁》了,反应的是当时社会的残酷现状。他和另外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作者,诗圣杜甫一样,都有着忧国忧民的情怀。
杜甫有诗句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白居易在《轻‘肥’》一诗中,先是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把惨烈无比的情景描绘出来,格外的触目惊心。
秦放歌心想游景焕所说的用音乐反应人类命运,放在杜甫白居易这样伟大诗人身上,同样适用,他们的诗歌作品以及思想能名垂千古,关注人类的命运,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他自认没有那样的才华以及素养,但在音乐上下功夫,却是可以的。他当下就寻思着,要不要把《卖炭翁》这样的作品,改编成音乐。可能会不受欢迎,但也绝对不会让人联想到借古讽今。
这一晚,躺在‘床’上的秦放歌思绪穿越千年时空,他也早想通了,他自己生活上的这点小风流,根本也就不算个什么。